《公司聘你來干嘛?》讀后感(一)
南通鼎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0-10-14
公司聘我干什么?十多年來,這個問題一直在我頭腦中徘徊。
記得在我離開學校,參軍步入社會的時候,當時是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剛開始,全國從上到下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國家學管理的熱潮。歐美一些國家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在運用一種謂之為“行為科學”的理論來研究指導“管理”問題。行為科學以人的需要為基礎,調動人的積極性,他們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大體分為5個層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交需要(這三項需要是初級的、起碼的,人人乃至一些高級動物都存在的需要);(4)受尊敬的需要,一些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們,總希望能成就一番事業,有一定的建樹,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人們的尊敬;(5)自我實現的需要,這是置于人們的最高層的極少部分佼佼者的需要,他們的目標就是要干成一番千秋偉業,所以這不是人人都有的“需要”。我父親也常常告誡我“什么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得最好”。由于條件的限制,我只能在與我同輩人、同類型的人中去干的最好的。于是,我借公司聘我作為平臺,滿足自己“受尊敬”的需要。
幾十年干保安隊長,我就是向著這個目標努力的:
一、想領導所想,急領導所急,幫領導所需。
公司把我聘來,我當然要嚴格遵守公司規章制度,服從組織領導,及時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務,這是第一位的。但這遠遠不夠,還要自覺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及時了解領導在思考什么,打算干什么,有些什么事是自己能夠用得上力的,真正做到領導成功我祝賀,領導有難我幫助,時刻與領導同呼吸共患難。幾年來,我們公司一直為員工額難滿、招工難而困擾領導,我就主動利用自己的通訊平臺,在手機微信上發布招工信息,委托熟人幫忙招工。幾年來,我為公司招收新保安十多人。今年,有少數隊,人心浮動思變。個別隊,甚至連同隊長在內,集體倒幟,棄公司而去,給公司隊伍的穩固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我主動請過去在部隊的戰友幫忙,幫我公司牽線搭橋,成功地在東陳引薦一家公司與我公司達成合作。最近,又有一家打算與我公司建立合作關系。
二、不等、不靠,不把矛盾上繳。
領導把我定在一個企業服務,在這個企業里,我就是我們公司的代表。在與這個企業打交道時,注意維護本公司的形象。重大問題,尊重我們公司的一貫原則,及時匯報請領導定奪。其他涉及我們與進駐單位日常事務方面的事情,就由我直接與進駐單位領導交流協商解決。如GIS總成車間,隊員進駐一個多月,都是露天作業,以致個別隊員不愿意干下去,我就以我們公司的名義,多次與單位分管領導協商,請他們實地考察,并主動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使隊員們有了安身之地。其余如隊員伙補、就餐及節假日的慰問品、夏令用品等問題,都由我直接與單位分管領導交涉,一一都得到了解決。在隊內,對全隊隊員實行人性化管理,在班次調整安排、請假等方面更是盡量做到合情合理,從來沒有因為隊員之間的矛盾而找過領導的麻煩。
三、看好單位的門,帶好自己的人。
看好我們承擔保衛的單位大門,是我公司保安隊的職責。長期的保安工作,給我的經驗教訓是單位的大門最難管。一個單位的不正之風,小到小偷小摸,大到內外勾結、貪污盜竊等,往往在大門口聚焦,我接手現在這個單位時,就出臺了《門衛管理制度》和《門衛日常行為準則》,得到了領導和廣大職工的理解和支持。
我曾當過修理工,經常主動幫助職工解決摩托車打不著火、電動車電路不通以及自行車的諸多毛病,與廣大職工拉近了距離,減少了平時保安工作的阻力。對待隊員,經常開展一人一事的工作,以心換心,注意知人善任。我干了幾十年的保安工作,我熱愛保安事業,我將認真堅持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