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擔當
南通鼎盾保安服務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1-03-25
什么是“敢于擔當”?習近平同志指出:“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边@是對擔當精神的科學而全面的闡釋。
比如,有的只注重嚴管,不注重調動人員積極性;還有的遇事左顧右盼,在改革創新方面,信奉“中間主義”,別出風頭、別落后頭;有些人專門盯著埋頭苦干的人評頭品足、求全責備,工作中的“領頭羊”往往成為偶爾失誤的“替罪羊”。在“多干生非、不干無損”的情況下,一些人感到“與其敢于擔當冒風險,不如平平安安混日子”。
不要置身事外地輕易評論任何人。先講一個故事:
丈夫下班回到家,看見妻子揍兒子,沒理他們。徑直走到廚房,看見小矮桌上煮好一鍋餛飩,于是盛了一碗吃。吃完看見妻子還在那里揍兒子,看不過去了,就說:“教育小孩不能老用暴力,要多講道理嘛!”妻子說:“好好的一鍋餛飩,他居然撒了一泡尿進去,你說氣人不氣人?”丈夫聽后馬上說:“媳婦你歇會兒,讓我來揍!”
置身事外,誰都可以心平氣和;身處其中,誰還可以從容淡定?所以請不要置身事外地輕易評論任何人。
再說一個,周書記的一記耳光故事。
這是一件令我記憶了幾十年的事件,每當想起,都令人心潮激蕩。
改革開放初期的1980年仲春時節,我作為電臺的記者,有幸隨時任中共菏澤地委書記周振興同志到曹縣革命老區曹縣韓集鄉紅三村看一位楊得志將軍當年的老房東、老共產黨員伊巧云老人。隨同的有時任曹縣縣委書記、武裝部部長等6人。
到韓集后,周振興書記直奔伊巧云老人家中。此時老人已重病在身,當周振興握住老人枯瘦的手問老人還有什么要求時,伊巧云老人猶豫了一下,說:“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帶瘦的豬肉?!闭f完,老人又后悔了,用另一只手拍打著周振興的手背:“也就是這么一想,周書記別當事。
歷來以雷厲風行、低調工作作風著稱的周振興,一下子淚流滿面。他雙手握住老人的雙手:“怪我,怪我們啊,老人家,對不起您。”他抹了一把臉,回身掏出自己衣袋中的一沓錢,遞到趕來的鄉鎮書記手中,縣、鄉領導紛紛掏自己的衣袋,被周書記一把按住了。無用言說,老人當天就吃上了肥中帶瘦的肉。
隨后,周書記回到縣城參加了縣委的一個匯報會。會上他眼含熱淚地講了一段話,“伊巧云老人今年83歲,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她犧牲了丈夫和三個孩子??箲饡r期,在抗戰堡壘紅山村,在做楊得志將軍房東時,為接待來往的將士,她曾一天做過9頓飯,為讓將士吃飽吃好,她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物件和娘家陪送的嫁妝?!?/p>
“現在,在我們領導下,生重病了,竟吃不上半碗肥中帶瘦的肉。同志們,我們還有臉當他們的書記嗎?”說著,周書記突然抬手扇了自己一個耳光,說:“我們這些大大小小書記的臉還叫臉嗎?”這一記耳光打得是那樣清脆,話說得那樣沉重。坐在他身旁的縣委書記一下俯在桌上,低聲哭出聲來:“周書記,該打的是我,是我,請地委處理我?!币粫r間,所有與會人員都低下了頭,收起了原先準備好的各自工作成績的匯報稿。
時間已過去38年,可周書記那一記耳光至今回蕩在我的耳畔。現如今,這些老領導早已退出領導崗位,但他們那種為小事的自責,為黨、為國、為民的擔當,樹起了一代共產黨干部的風范。
愿那一記清脆的耳光,能扇去層層不實的政績觀和種種官本位的自尊盲從。
越擔當越成長。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越是富有的人越勤奮,越是智慧的人越謙卑。這一現象的根因在于:優秀的人總能看到比自己更好的,而平庸的人總能看到比自己更差的。
努力后你會發現自己要比想象的更優秀!
跟別人學、跟自己比,越努力,越幸運;越擔當,越成長;越付出,越得到!不斷地修煉自己,完善自己
花若盛開,蝶自飛來!
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有這么一句話非常值得欣賞:“ 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 忍,才是歷練;容,才是智慧 ; 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擁有! 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
不擔當的人:不干事,會出事;不負責,就問責 ;不擔當,就別當 。
敢于擔當的人:大事難事看擔當, 逆境順境看胸襟, 有舍有得看智慧, 是成是敗看堅持! 人不光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 而是堅持了才能看得到希望。